李稻葵:国债发行远远不够,一发债就一抢而空

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举办的第49届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于7月2日在线上播出。

清华大学ACCEPT研究院发布了下半年经济形势的展望报告,清华大学ACCEPT研究院院长李稻葵介绍了报告的三个观点。

第一,当下经济形势比较严峻的,GDP增速下降等,学者们观点高度一致,首要任务一定把增长速度给拉回来,“名义GDP,就是老百姓感受到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定要扭转,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他说。

第二,要从公共财政升级到公共金融,国家公共金融的第一要义就是要为金融市场提供产品。

他指出,金融市场需要稳定的,最安全的,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

“首先不是股票,其次不是现金,因为现金没有回报,回报率很低,现金的流动性并不强,在银行里面取不出来,而且中小银行也有一定的破产重组的风险,放在家里面会丢的,放在银行可能会倒闭,所以现代金融最安全的,流动性最强的金融产品是国债,每天可以做到24小时的交易。”他说。

他表示,国债的信用跟国家是同等的,国家的信用远远大于金融机构,国债比拿现金还要安全。这是我国金融体系最需要的,而国债远远不够,仅仅占到GDP25%多一点,不到26%,远远不够。

“所以一发债,一抢而空。不光我们抢,国际社会也抢,菲律宾中央银行和日本中央银行都希望把部分的外汇储备放到人民币,万一美元贬值,万一欧元贬值,万一美元国债不还钱,需要分散,但是买不到,不够用。”他说。

此外,国家站在金融的角度大开大合,今天借钱投资于未来20、30、40、100年,高铁、机场,各个城市这么漂亮的设施,不光为我们服务的,是为我们的儿子孙子服务的。

他指出,发超长期国债,到了期之后可以发新的,还旧的,这就是国家应该用金融的方式来管理国家的账户,来管理国家的长期投资,包括基础设施投资。

“所以,要打开公共金融的理念,要消灭掉国家经常账户买一单算一单,短期把债化了,短期要钱还掉,把这个概念彻底打消,这就是理念要创新。”他说。

第三,好消息是这一轮金融市场蓄势待发,能量攒足,A股市场今年上半年总的还可以,不能说太糟。

他指出,房地产如果发四万亿国债,把一半的房地产库存买下来,作为未来的农民进城的保障性住房,就盘活了。“四万亿占到GDP3%,国债应该干到100%以上,我们的储蓄率是40%,全球最高之一,美国储蓄率16%,国债干到了120%,日本储蓄率比我们低,30%左右,国债是220%,日本国债从来没有出现过危机。”他说。

“所以,要解放思想,一旦薄薄的窗户纸被捅破了,理念能够飞跃,我们的问题迎刃而解,总体上讲是非常乐观的,请大家一定关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这一轮调整的号角将从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吹起,请大家一起关注。”他说。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展示的内容均转载自网络其他平台,主要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者信息传播的目的;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其内容的真实性已得到证实;阅读者务请自行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风险自负。